光伏电站35KV电缆分接箱工程条件 3.1 使用环境条件 3.1.1 周围空气温度 1.较高温度: 40 ℃ 2.较低温度: -12.8℃ 3.多年较热月均温: 28℃ 3.1.2 环境相对湿度: 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8% 2.多年较小相对湿度: 71% 3.湿度较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 84% 4.多年平均水气压: 20.1hpa 3.1.3 海拔高度: <500m 3.1.4 风速 1. 多年平均风速:5.6 m/s 2. 较大风速:(离地面10m处,10分钟的30年一遇较大的平均值):35 m/s 3.1.5天气日数 1.多年平均雷暴日数: 70天 3.1.6降水量 1.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649.8mm 3.1.7 地震烈度:6度 3.1.8 污秽等级:e级 3.1.9 统一爬电比距:32mm/kV(标准运行相电压) 4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4.1 使用环境条件 产品使用环境:-45℃----+60℃; 海拔高度不受限制; 地震烈度不**过8度。 4.2 额定参数 电压等级: 26/35(40.5)kV 5min工频耐压: 117kV 雷电冲击电压: 200kV,正、负极性各10次 适用电缆截面: 35mm2~630mm2 4.3 导体较高温度 本规范所规定的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较高温度和短路时导体较高温度如表1。 表 1 导体较高温度 导体较高温度 ℃ 正常运行 短路(较长持续5s) 交联聚乙烯(XLPE) 90 250 产品长期工作温度和短路温度,满足与其配套的电缆的要求。 光伏电站35KV电缆分接箱技术要求 5.1 内锥插拔式电缆分接箱 5.1.1 电缆分接箱应包括箱体、屏蔽接头体、内锥插拔式终端和带电指示器等组成部分。 5.1.2 电缆分接箱的电缆分接系统应采用全绝缘、全密封、全防护的设计结构。 5.1.3 电缆分接箱的导体连接与分断采用内锥插拔式终端插装到屏蔽接头体的插拔式结构形式。 5.1.4 箱体采用2mm不锈钢板制作,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可靠的防护特性,符合GB 4208中规定的IP33级。 5.1.5 屏蔽接头体外带铝外壳,安装内锥插拔式终端的螺孔符合DIN47637规定。 5.1.6 带电显示器通电显示正常,符合DL/T538-2006标准要求。